“报道后我再次申请退款,没想到这钱这么快就退了,目前已经到账了!”5月30日,董女士向正观新闻“郑在办”服务平台反馈,称此前向平台求助未成年游戏充值退费相关问题,目前游戏公司已对其进行了未成年充值款项的退回。
(资料图)
董女士提供支付宝部分账单截图
5月24日,董女士向“郑在办”平台反映,称8岁的儿子在一款“梦回凤歌”的网游中充值11000元左右,她多次向游戏公司提出退费申请均被驳回,认为该游戏的实名认证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。
此前董女士向游戏公司申请退费被驳回
接到董女士求助后,记者对该款游戏进行体验,过程中未出现“小学生的克星”——人脸识别或身份证号实名输入环节,而在进行游戏充值时,也不需要相关认证便可直接跳转入第三方支付,记者致电肇庆劲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劲飞游戏为该公司旗下品牌),说明董女士遇到的未成年人充值游戏等问题。
5月30日9时许,董女士告知记者退款已到账
5月25日上午9时,“郑在办”平台对此事件进行报道。当日下午3时,董女士收到游戏公司向其发出的新邮件,其中列出了新的申请退款网址。董女士再次提交申请后,于5月26日收到回复:预计将对其进行9000元的退款。5月30日晨,董女士告知记者,游戏退款已于5月29日晚间到账。
“语重心长地给孩子说了事情的严重性,支付密码也修改了,以后一定杜绝这种问题发生。”董女士说,事情发生后已对孩子进行了严厉批评,孩子认识到了错误,以后将在家人的监督下使用电子设备。
2023年以来,“郑在办”平台已多次接到未成年人不理智网络充值的求。受到网络支付技术和网络娱乐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影响,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也较为突出,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数万乃至数十万元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据了解,许多移动端网络游戏运营商已在2021年9月1日前升级了实名认证系统,不能完成认证的用户被视为未成年人,不再能以游客模式登录游戏。除了严格的在线时间限制,未成年玩家同时也受到充值消费金额限制,但也常常出现利用家长账号“钻空子”的情况。
“郑在办”提醒各位家长朋友,应保管好手机密码和支付密码,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游戏,并一定要防止孩子再次给游戏充值,多数游戏平台对于二次充费拒不处理。
统筹:张潇 编辑:刘婷婷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独家原创,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(正观新闻)所有,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,如有违反,依法保留追究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