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据媒体报道,在闲鱼二手平台上有不少店家上架兜售多款“三寸金莲”鞋及其缠足相关商品,这些鞋袜款式各异、种类繁多,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。
(资料图片)
其中一家网店兜售的缠足专用袜售价299元/双,还有买家发图展示穿上脚的效果。最贵的是“三寸金莲”绣花纯手工定制缠足鞋,每双1580元。4月11日,某网店还回应记者称:“如果大小合适,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穿。”
记者致电相关平台,客服回应,“如果顾客投诉,相关部门判定‘三寸金莲’商品是在宣扬封建迷信,将对商品做下架处理。”
中国青年报:别打着“文创”旗号美化糟粕
有人认为网售的“三寸金莲”鞋和缠足专用袜,也算是一种文创产品。以至于个别商家在售卖时,还打出各种“高大上”的旗号,好像自己在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。但传统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,缠足是毋庸置疑的封建陋习,是所有现代公民都应该抛弃的文化糟粕。在它的背后,是古代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血泪历史,近代以来,无数仁人志士通过大量文化启蒙,才将它们扫入历史的垃圾堆。不论如何,它们都不应该死灰复燃,更不能披着“文创”或“传统文化”之类的外衣来忽悠人。文创开发必须要考虑到相应的文化背景。换言之,并非所有的文化概念都可以“文创化”。比如,那些象征着历史黑暗一面的东西,曾经对民众造成人身伤害、带来精神桎梏的东西,只适合在博物馆、展览馆里作为文物展出,不应该被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,更不应该被“艺术加工”后,进入市场流通环节。
中国妇女报:应强制下架,文化绝不能反向逆流
文化学者、西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郑劲松说:“缠足本身,代表了封建礼教思想对女性精神的桎梏和肉体的摧残。‘三寸金莲’复制品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话,属于一种文化逆流,暴露了买卖双方不健康的文化心态。如果有青少年购买后穿戴并进行无厘头式地模仿,重现‘三寸金莲’,有百害而无一益。所以,我们应该对这种彰显没落文化形态、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的商品买卖予以谴责。”“三寸金莲”所代表的是封建礼教思想对女性精神的桎梏和肉体的摧残,与现代价值观背道而驰。文化需要创新,绝不能反向逆流。售卖此类商品,暴露了某些商家不正常的价值观和文化观。此类商品,需要抵制!此类销售,需要谴责!平台与监管机构更应及时审查,并对其强制下架。
新京报:要宣扬健康、文明、现代的生活观
在科学昌明的今天,相信公众已经能普遍判断这类物件的好坏,绝大多数人也不太可能去购买这种散发着落后腐朽气味的“商品”。此事更值得警惕的是,其背后宣扬的文化逆流心态,以及裹脚鞋袜何以能在平台顺利上架并畅通无阻地售卖。为此,一方面我们要在消费者中宣扬健康、文明、现代的生活观,引导一些人主动摒弃恶趣味与猎奇心理;更重要的是,要强化平台的主体责任,加强对网店的筛查审核,将宣扬封建迷信、文化逆流的商品,及时屏蔽在平台之外。平台在日常巡查中,一旦发现有商家上线此类商品,也要通过警告、扣分、下线甚至永久关店等惩罚,确保风清气正的经营风气。销售“三寸金莲”专用鞋袜,宣扬封建糟粕,无视了历史痛点 ,也是一记商业昏招,必须及时叫停了。
东方网:糟粕文化不该大行其道
“缠足文化”并非什么健康的文化,这种畸形审美、糟粕文化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价值观可以说是背道而驰。然而,我们不能忽视的是,依然有不少人在为这种糟粕文化“招魂”。有的传统文化学者大讲“三从四德”、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。有的女德班“讲师”公开宣称,女孩把足缠好,不到处乱跑,是女德的表现。也有一些恋足癖者吹捧过去的“三寸金莲”。这些错误的思想都是今天“三寸金莲”鞋和缠足产品在网络平台可以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。“三寸金莲”并不美丽,“缠足文化”也不值得追捧。对于网络平台上的“三寸金莲”鞋及缠足产品,应该及时下架,以免其招摇过市。同时亦应反思“缠足文化”沉渣泛起的根源,不给这种糟粕文化传播的机会。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,“三寸金莲鞋”更应该退出市场。
北京晚报:不能把历史痛点当卖点
都2023年了,竟还有商家将缠足用品挂上网店,不仅不合时宜,而且暴露了是非模糊的价值取向。作为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,号称“潮流界新坐标”,本应顺应时代新潮流,怎么反倒把历史痛点当卖点?而且不止一个店家开卖缠足鞋袜,就是在开历史倒车。据报道,4月11日下午,闲鱼客服回应记者称:“如果顾客投诉,相关部门判定‘三寸金莲’商品是在宣扬封建迷信,将对商品做下架处理。”舆论曝光和网友留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重视,下架还要等到客户投诉?就算没有报道和投诉,平台审核难道没有自己最基本的价值判断?网上兜售“三寸金莲”,展示“三寸金莲”的页面,都是在给封建糟粕“捧臭脚”,替落后文化张目。监管部门可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又等到有人投诉再去管。
(黄河评论信箱:zghhpl@163.com)
统筹:王攀 编辑:梁冰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独家原创,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(正观新闻)所有,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,如有违反,依法保留追究权。